当前位置:首页 >> 感悟生活

植物病毒怎么吸附细胞中(灭活的病毒可以诱导植物细胞吗)

时间:2024-02-20   浏览:0次

植物病毒与转基因的关系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有些类似

植物病毒,是病毒寄生到植物的细胞。吸附在细胞上,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到植物细胞内,利用植物细胞来合成自身。

转基因,则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将目的基因,植入植物体内,并获得表达。除了质粒法,也有通过,植物病毒的方式从而进行转基因。

病毒侵染寄主(动物、植物细胞、细菌)的主要方式

病毒侵染寄主的步骤主要有五步: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首先病毒利用它的蛋白质外壳识别寄主细胞膜表面受体,吸附在寄主细胞膜上。

然后把病毒的遗传物质注入到寄主细胞内,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后合成早期蛋白,控制寄主细胞的新陈代谢。

病毒遗传物质利用寄主的物质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

合成完成后,开始组装病毒,形成一个个新的子代病毒。

最后,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病毒是怎么寄生在细胞里面的?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它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呢?你是怎样患流行性感冒的?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归纳出病毒的传播途径为空气、水、伤口、血液、唾液、飞沫、蚊虫叮咬等

我们每天所呼吸的空气中本身就漂浮着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菌,而这些致病菌也通过我们的呼吸不断进入到我们的鼻腔中。但是一般情况下,鼻腔本身的排毒系统能够在15到30分钟之内将致病菌运送到鼻咽处,并最终进入胃中消化掉。此时病毒的数量始终保持在鼻腔免疫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就不会生病。

但当诱发因素如受凉、淋雨、生理因素如经期、怀孕等可以让鼻腔的排毒功能降低,病毒则可以长时间停留在鼻腔内。此时病毒就可繁殖出鼻腔免疫系统无法承受的病毒数量,病毒便大肆侵入人体,我们也就感冒了。(鼻炎患者表现更为明显,即更加容易感冒。)稍后,鼻腔内病毒的基数更大,病毒数量增长更快,于是大量的病毒开始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这时感冒的全身症状就开始表现出来了。

我们知道,细菌和酵母菌中有独立于染色体的质粒。质粒能复制自身,能拼接到染色体中,还能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多细胞生物染色体中有转座子,是能跳动移位的DNA序列。病毒和质粒、转座子都有相似之处。此外,病毒含有的一些基因常和寄主细胞的基因相同或相似,而和他种病毒的基因不同。所有这些来自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结果,都有利于说明病毒来自细胞,是细胞分出来的部分。这一看法虽占优势,却还不是最后结论,还需继续研究

病毒是如何进入细胞的?

病毒是严格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当脱离细胞后,病毒就会“本能”地去寻找下一个细胞宿主,否则病毒就会死亡。一个孤零零的病毒,面前只有两条路,或“拼命”寻找易感细胞,或面临死亡。

高中生物课上老师讲过,小分子物质(如H+和O2)可以自由出入细胞。但,病毒就不同了,病毒相对于H+和O2而言,体型庞大,根本不可能自由出入细胞。就好比苍蝇可以顺着门缝飞入屋内,但人却不能。但病毒又必须努力地去进入细胞,咋办呢?

稍微有病毒学基础的人都应该知道,病毒进入细胞主要方式是通过“细胞受体-病毒配体”结合途径实现的。读博士的时候,我一直片面的认为任何病毒进入细胞,都需要借助于受体-配体结合。后来我认识到,这仅仅是途径之一。病毒还可通过其他非特异性途径,如巨胞饮、细胞吞噬作用、细胞破损等方式进入细胞。

(1)巨胞饮属于一个细胞生物学的概念。微观的细胞表面像海面一样,不是静止不动的,突然海面掀起一股巨浪,就会把人给吞噬掉。这就类似于细胞巨胞饮吞噬病毒一样,细胞表面突然“涌动一股巨浪”(细胞生物学称之为ruffle),将病毒吞噬。突然想到这么一个生动的例子,很棒吧。

(2)细胞吞噬病毒,主要是具有吞噬作用的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可以伸出“大爪子”将病毒捕获吞噬。

(3)细胞破损方式,主要针对于植物病毒。众所周知,植物细胞含有坚硬的细胞壁,植物病毒好像又不能像噬菌体打孔一样,在植物细胞表面打孔,所以只能借助于细胞破损途径进入。植物病毒我不太了解,属于植保学研究范畴,请植保专家指正。

除以上几种非特异性途径(实际上还有几种,例如真菌病毒、细菌病毒,因为我也不太了解,也不敢在此过多着墨),我们常见的当然还是受体-配体结合途径。受体-配体结合是病毒进入细胞的第一步。有些媒体将该过程比喻为钥匙开锁的过程,我不能说错,但可以说不完全准确。因为,现实生活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病毒学领域却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同时多把钥匙可以开一把锁。

孤零零的病毒去寻找细胞的过程,实际就是它与细胞撞击的过程,细胞表面如波涛澎湃的海面,不可能每次撞击都能恰好撞到细胞受体。但,一旦撞到了,且恰好被病毒的配体撞到了,这时候细胞的受体就会与病毒的配体“粘”在一起,这种“粘”可能是范德华力,或共价键作用造成的。然后,病毒便启动进入细胞的步骤了,常见途径有内吞和膜融合。特别是内吞途径,实战中较多,如流感病毒,狂犬病毒,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等。而膜融合途径相对较少,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副粘病毒及艾滋病毒。

途径I:内吞途径。该途径又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网格蛋白介导,另一种是凹穴蛋白介导。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形象一点比喻,就是许许多多的网格蛋白把病毒的内吞小体密密麻麻的包裹起来,看起来像一个网兜一样包裹着内吞小体,而病毒就在内吞小体内。而凹穴蛋白我了解不多,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查一查。就这样,通过任一种内吞途径,病毒被细胞的内吞小体包裹后,像人陷入流沙一样,被流沙吞噬掉,病毒也就随即被吞噬到细胞内部。

途径II:膜融合途径。该途径是指病毒囊膜和细胞囊膜融合到一起,病毒的核衣壳随即进入细胞。最典型的例子是麻疹病毒,麻疹病毒的核衣壳被一层“外衣”包裹,这层“外衣”的主要成分就是囊膜,这层囊膜可与细胞膜融合,就好比细胞主动地给病毒脱掉了外衣,让“赤身裸体”的病毒进入其内部对其进行感染,细胞是不是贱贱的?

简单写写,也就这么多。但实际上,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一直是病毒学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些年结构生物学蓬勃发展,借助高端仪器解析受体和配体结构,更加速了该方向的发展。2020-03-22

F. Liu

病毒是如何溶解细胞膜或细胞壁而注入遗传物质的

首先澄清一下,病毒不会降解细胞膜或细胞壁,只是入侵。

生物学最典型的病毒有噬菌体,所以我就一T4噬菌体为例。

简称T4,T4有头部、颈部、尾部3部分组成。其头部长95nm,宽65nm,呈椭圆形二十面体,衣壳有8种蛋百组成,总含量占76%-81%,有212个直径为6nm的衣壳粒组成,内部藏有由线状dsDNA构成的核心,长度约65微米,为其头长的650倍,由1.7*10^5bp组成。头、尾相连处有一个构造简单的颈部包括颈环和颈须。颈环为一六角形的盘装构造,直径37.5nm,其上有6根颈须,用以裹住吸附前的尾丝。尾部由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5部分组成、尾鞘长95nm,是一个由144个相对分子质量各为55000的衣壳粒缠绕而成的24个环螺旋。尾管长95nm,直径为8nm,其中央孔道直径为2.5-3.5nm,是头部核酸注入宿主细胞时的必经之路。尾管亦由24个环螺旋组成,恰与尾鞘上的24个环螺旋相对应。基板与颈环一样,为一有中央孔的六角形盘状物,直径为3.5nm,上长有6个刺突6个尾丝。刺突长20nm,有吸附功能。尾丝长140nm,折成等长的两段,直径仅2nm它有两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和四种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分子构成,能专一的吸附在敏感宿主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上.

病毒要想在细菌体内繁殖,必经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

吸附:当噬菌体与其相应的特异宿主在水环境中发生偶然碰撞后,如果尾丝尖端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就可触发颈须把卷紧的尾丝散开,随即就附着在受体上,从而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壁表面。

侵入:吸附后尾丝收缩,基板从尾丝中获得一个构想刺激,促使尾鞘中的144个蛋白质亚基发生复杂的移位,并紧缩成原长的一半,由此把尾管推出并刺入细胞壁和膜中。此时尾管端所携带的少量溶菌酶可把细胞壁上的肽聚糖水解,以利侵入。头部的核酸迅速通过尾管及其末端小孔注入宿主细胞中,并将蛋白质躯壳留在壁外。从吸附到侵入的时间很短,T4只需15s

讲解到此,遗传物质进入细胞过程基本如此。

植物病毒病的介绍

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植物病毒必须在寄主细胞内营寄生生活,专化性强,某一种病毒只能侵染某一种或某些植物。但也有少数为害广泛;如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一般植物病毒只有在寄主活体内才具有活性;仅少数植物病毒可在病株残体中保持活性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也有少数植物病毒可在昆虫活体内存活或增殖。 植物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进行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外壳的复制,组成新的病毒粒体。植物病毒粒体或病毒核酸在植物细胞间转移速度很慢,而在维管束中则可随植物的营养流动方向而迅速转移,使植物周身发病。

治癫痫病哪家医院正规

治癫痫病的方法

治癫痫病效果好的医院

癫痫病最好治疗医院

北京癫痫医院排名

相关阅读